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日记 > 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

时间:2024-05-10 13:41:24
【必备】数学日记集合十篇

【必备】数学日记集合十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日记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日记 篇1

二月十一号是妈妈的生日,我决定送妈妈一份礼物,让妈妈高兴一下,于是我来到了花店。

我问营业员:“我妈妈过生日应该送什么花好?”营业员阿姨亲切地对我说:“现在送康乃馨的比较多,你来看看这是新到的品种送给你妈妈会比较好。”我走近康乃馨旁,一阵康乃馨独有的花香扑鼻而来,令我略有疲惫的身体顿时变得神清气爽。我想:妈妈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一定十分的疲倦了,这花肯定也能让妈妈变得精神振奋。

想到这些我立马问营业员:“阿姨这花我要了,那么这花多少钱呢?”阿姨摸摸我的头说:“原本这花是8块钱一枝,那我看你是送给妈妈的我就卖你6块钱一枝好了。”

我说:“阿姨你这会不会亏本呢?”阿姨笑笑说:“不会不会,这花的成本只有五元,我这样买也只赚一个人工费而已。”我连忙说:“谢谢阿姨,您给我包十枝吧!”

就这样我买了十只康乃馨送给了妈妈,妈妈也十分的开心。

数学日记 篇2

我有一个小熊存钱罐,那里面住着许许多多的小硬币,有1角的、5角的、1元的。现在小熊的肚里子饱饱的,快装不下了。一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打开小熊的肚子,哈哈,硬币全都跑了出来。我和妈妈一起数数,妈妈让我数5角的,我一个个仔细地把穿金黄色衣服的伍角小硬币挑出来,一、二、三…….哇,一共41枚5角,我先把它放在一起,又数了1元的硬币,一共26枚1元的,我最后数了1角的硬币,一共19枚1角的。妈妈让我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枚硬币?

我拿出纸先记下1元的26枚,也就是26元;然后我记下5角的40枚,我把2个5角数在一起是1元,然后1元、2元...数到最后是20元,最后,我数1角的19枚,一共是1元9角。

最后,我把这三堆的硬币加在一起,26元+20元+1元9角,一共是47.9元。妈妈说这些硬币可以买我的作业本、铅笔、橡皮等文具,不能乱花。

我觉得这次数硬币很有意思,我按照学过的数学分类、加法知识算出了总数,还学会了一个乘法,我知道了4×5=20,乘法算起来还是简便,等我学乘法时一定好好学。我还明白一个道理:学习和攒硬币一样,要日积月累,才能有收获!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我高兴在家里看着我《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趣味数学题。里面内容是语灵部落汉末央长老过生了,魔数王国女王带领下他们臣子去给长老祝寿。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白胡子长长,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了。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臣民数学能力早有耳闻,他今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题是用对联形势写: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开始我一直不知道从哪入手,因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来,母亲说:“花甲是指“60”岁了,古稀是指“70”岁了。现在,我终于有头绪了,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老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来数学是那么有趣。

数学日记 篇4

2用于直角三角形中的相关计算

3有利于你记住余弦定理,它是余弦定理的一种特殊情况。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周髀算经》的开头,记载着一段周公向商高请教数学知识的对话:

周公问:“我听说您对数学非常精通,我想请教一下:天没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没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关于天地得到数据呢?”

商高回答说:“数的产生来源于对方和圆这些形体饿认识。其中有一条原理:当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条直角边‘勾’等于3,另一条直角边‘股’等于4的时候,那么它的斜边‘弦’就必定是5。这个原理是大禹在治水的时候就总结出来的呵。”

从上面所引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的人民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这一重要懂得数学原理了。稍懂平面几何饿读者都知道,所谓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用勾(a)和股(b)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得到两条直角边,用弦(c)来表示斜边,则可得:勾2+股2=弦2。

亦即:a2+b2=c2。

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相传是古希腊数学家兼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于公元前550年首先发现的。其实,我国古代得到人民对这一数学定理的发现和应用,远比毕达哥拉斯早得多。如果说大禹治水因年代久远而无法确切考证的话,那么周公与商高的对话则可以确定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比毕达哥拉斯要早了五百多年。其中所说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个应用特例(32+42=52)。所以现在数学界把它称为勾股定理,应该是非常恰当的。

在稍后一点的《九章算术一书》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规范的一般性表达。书中的《勾股章》说;“把勾和股分别自乘,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再进行开方,便可以得到弦。”把这段话列成算式,即为:弦=(勾2+股2)(1/2)。即:c=(a2+b2)(1/2),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平方+b^平方=c^平方;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满足a^2+b^2=c^2,如:一条直角边是3,一条直角边是四,斜边就是3*3+4*4=X*X,X=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来源:毕达哥拉斯树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传统上认为是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所证明。据说毕达哥拉斯证明了这个定理后,即斩了百头牛作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在中国,《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作为一个证明。法国和比利时称为驴桥定理,埃及称为埃及三角形。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得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

数学日记 篇5

外婆是卖菜的,她专卖西红柿和土豆。要是到他老人家那儿买菜,你肯定会惊叹:“这老人家,口算真不错!”

话说有一天,我到她的摊子作客,可谈起了不少话题……“外婆啊!你怎么算得这么准呢?”其实,我在明知故问。外婆夸夸自得地说:“哈哈!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说着,她叽哩呱啦地说了一大堆的买菜方法。我耳朵都痒痒了,因为我学过了嘛!我着急地问:“1斤几元?2斤呢?……”外婆得意洋洋地说:“一斤8角,2斤1.6元……可是,就算你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嘿嘿,无可奉告,您去干别的活吧!”我神秘地说。外婆边走还边嘀咕着:“她可以吗?……”

我信心十足地大喊:“卖菜,卖菜,又大又红的西红柿,新鲜的!”“我要买,我要买!”一个阿姨踩着高跟鞋说道。趁她在精挑细选的时候,我注意了外婆,呵呵!他老人家还真不赖耶!还在那儿思考。“好啦!拿去称吧!”阿姨说。我信心百倍地把西红柿的重量称了出来,一共是2.7斤,按理来说,应该是1.6+0.56=2.16元。我说:“阿姨,一共是2.16元,便宜点,2元吧!谢谢!”“这小孩不错嘛!”“是啊,蛮聪明的。”路人夸赞道。呵呵!

有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可真是有很多用处。

数学日记 篇6

在我的印象中,有像海里贝壳一样多的事,有开心快乐的事;有难过伤心的事;有很有趣的是,其中让我难忘的事是那次数学考试。

那一天数学考试,我信心满满地把试卷做完了,也不检查试卷,就把试卷交给了老师。等到了下午的课间,要发试卷了,我的心里很紧张,心里像有一块大石头悬我的心里。老师一个个地点,我双手十指合并,在心里不停的念叨:“一定要考96分以上啊。”老师终于点到了我的名字,我飞快地走上讲台,拿到试卷,快步地下讲台,把写有分数的那一面盖到桌上,把试卷慢慢的翻开一点,立马看到了一个鲜红的“7”。

我立刻又把试卷盖上,心想:天哪!才考七十多分,回到家爸妈肯定会把我劈成两半啊。我仿佛听见了爸爸打我的声音;似乎听见了妈妈责骂我的声音;好像听到了爸妈因为我考成这样的成绩而叹气。

我低着头,走在回家的路上,仿佛感觉路边的大树没有力气,耷拉着头,花儿也没有原来那样美丽,鸟儿在树上叫,仿佛在为我而哀叹,我继续走在回家的路上,似乎看见了爸爸在家等我去说考试成绩。

通过了这一次难忘的数学考试,使我明白了不能骄傲自满,要谦虚努力,我以后会努力学习,不会再考这么差的成绩。

数学日记 篇7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看见后,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 篇8

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有关于数的知识,也有关于逻辑方面的方面的知识,更有的是图形方面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里又有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轴对称图形里又有了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这个学期学的圆。

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正方形,因为它边长相等,有了4条对称轴,但为什么是最美的呢?那是因为轴对称图形,将图形对折,正好完全重合,这就是数学中的美。排名第二的是长方形,因为它也是有着2条美丽的对称轴,数学中的美就是这样,那么简单朴实。

三角形和梯形之中最美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它的三个角都是60°,这三个60°使它有了3条美丽的对称抽,这3条对称轴又使它变成了最美的图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是姐妹也是兄弟,它们两条腰都相等,这两条腰变成了1条对称轴。

本学期学的圆,它是最美的,它也是所有图形里最闪亮最美的一个,因为它的直径有着无数条,就是这无数条使圆有了无数条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这些无数条直径是使圆变成美丽图形的功劳之一!

数学中的美不需要改造也不需要加工,因为它们不需要那些华丽的外表,因为数学中的美只需要认真观察,用眼睛去观察那些美,这些美也只有最美的`数学中才能观察到。

数学日记 篇9

老师,您病了也为我们上课,您深深地感动了我。

前些天,听班主任说请了几天病假的数学老师——林老师,要为我们上课,同学们的心顿时担心起来。

课前,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做好了课前准备,安静得像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的清清楚楚。连“小捣蛋鬼”也这么安静地等待老师,我看此情形,心里很高兴。

忽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窗前移过。哦,原来是数学老师来了。她走到讲台前,轻声一说:“上课。”“起立。”同学们“刷”地一声,站了起来,精神奕奕地说:“老师您好!”“坐下。”同学们又“刷”地一声坐下了。老师说:“今天,我讲的内容是关于百分率的。”说完,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了几道题,并讲解这些题的做法。我看到老师那疲劳的样子,心想:老师的病一定不轻,我很应该自觉遵守纪律,让老师更好地上课。老师的声音很小,好像一不留神就会被一句话溜掉。老师让我们做题时,时常挨着讲台,慢慢坐下,然后就闭目养神。她为我们出题时,她的手挨着黑板,十分辛苦地写起字来。虽然周围的同学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但看到老师这样辛苦,心里的确很难受。回想起以前的林老师是十分精神的,腰挺得很直,说话的声音清楚响亮,真希望她能早日康复。

老师我想对你说:“啊,老师。您像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您又像蜡烛,照亮了我们的一切;您还像火堆,把您那暖烘烘的温暖,流入了我们的心田。老师啊!您是多么的伟大那!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您。”

这节数学课让我永生难忘。我即将毕业了,希望老师您能记得我这个学生。

数学日记 篇10

20xx年4月10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我做作业时遇上了一道难题,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直角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也是3厘米,现在以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为轴,旋转一圈,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会是多少?

看完题目,我立刻松了一口气:这题一点也不难嘛!不就是一个圆柱加一个圆锥,求体积一样的嘛,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于是,我飞快地列出几个算式:3.14×32×2=56.52㎝31/3×3.14×32×﹙3-2﹚=9.42㎝356.52+9.42=65.94㎝3答: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65.94㎝3。

正当我喘了一口气,准备“迎战”下一题时,爸爸走了过来,看了看我那道题目,皱了皱眉,说:“你这道题错了。”我听了这话,又看了看那道题,没错啊!难道算错了?我又验算了一遍,“没错啊!”我小声嘀咕着。

爸爸听了这话,脸上立刻“晴转多云”:“没错?你再仔细看看题目。”“哦。”我应着爸爸的话,疑惑地又读了一遍题。突然,我发现了什么,我又看了一遍。“没错,的确是我错了,我没看清楚‘上底为轴’这个关键因素,以为是下底了。可是该怎么做呢?”我自言自语。

爸爸看见我这样子,知道我遇上困难了,于是他走到我旁边,说:“你可以把直角梯形‘补’成长方形,长方形可以旋转成什么?”“圆柱。”我回答。“那么被‘补’上的三角形有可以旋转成什么?”“圆锥啊……啊!我明白了!

我们可以把直角梯形变成长方形,这样便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而这个圆柱中包含了‘补’的三角形的旋转体,即圆锥,我们用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即可求出这个图形的体积。”于是,我把原来的做法擦掉,又列出了几个算式:3.14×32×3=84.78㎝33.14

×32×1×1/3=9.42㎝384.78-9.42=75.36㎝3答: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75.36㎝3。

爸爸首先肯定了我的做法,然后他又说:“你还知道别的做法吗?”我想了一会儿,说:“没问题!”于是,我又列了几个算式:3.14×32×2=56.52㎝32/3×3.14×32×﹙3-2﹚=18.84㎝356.52+18.84=75.36㎝3答: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75.36㎝3。爸爸看了,终于露出了笑容。接着他又问:“通过今天这道题目的解法,你明白了什么?”我回答说:“数学的解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也正应了那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吧!”爸爸点点头,不过他又发问了:“还有呢?”我听了,疑惑地望望爸爸,摇了摇头。

爸爸又笑了,只不过这次没问问题,只是点点我的额头:“还有就是,你也该修修自己的粗枝大叶了!”我看了看爸爸,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幽默地说:“是!我拿剪刀来修修!”

“哈哈……”我们都笑了,在笑声中,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修修”自己的“粗枝大叶”!

《【必备】数学日记集合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