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连续观察日记模板锦集七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连续观察日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连续观察日记 篇1
9月18日 星期一 阴
今天我正在帮妈妈剥洋葱,突然发现洋葱底部有一些白色的东西,我以为是白色的小虫子,赶紧把洋葱一扔,叫妈妈过来。妈妈拿起洋葱一看,原来是放洋葱的篮子里太潮了,洋葱生根了。 于是,我好奇地问妈妈:“洋葱什么情况下才可以生根呢?”妈妈笑着告诉我:“它在温暖和潮湿的地方就能生根,洋葱不但可以生根,还可以长出小葱呢。”妈妈说把洋葱种在水里我就可以观察了。 我找来一个玻璃瓶,盛满水,把洋葱放在瓶里,以后洋葱的白胡子会越长越长啦。
9月2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放学回家,我像往常一样去看我卧室里的洋葱。突然,我发现洋葱底部开始长白白的根了,赶紧叫妈妈过来看。更使我惊讶的是紫红色的洋葱头上居然钻出了几个白嫩白嫩的小芽芽,妈妈说不要着急,慢慢的洋葱会越长芽更大,根也会越来越长,到时候当装饰绿植也特别的美!
原来洋葱还有这一面呢,突然觉得大自然好神奇。
9月23日 星期二 晴
一个星期过去了,早上醒来后我先去阳台上看我的水培洋葱,我发现洋葱根部像老爷爷的白胡子一样又密又长,洋葱头上也开始冒出小芽芽了。整个洋葱的颜色是那么新鲜,让人看着非常舒服。我好高兴,不知道再过一个星期它会变成什么样,我梦想着我的洋葱宝贝早日长成“参天大葱”!
连续观察日记 篇2
20xx年3月5日星期一天气阴
今天下午祈老师带我们大家一起种大蒜。
祈老师先把大蒜外面那层薄薄的灰褐色外衣脱了,露出了白白的身体,像一个又白又胖的孩子,嫩嫩的仿佛随时都会挤出水来。接着祈老师又选了几个长的比较饱满的大蒜放在盒子里,我们也学着祈老师的样子一一照办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真期待大蒜发芽的景色啊!
20xx年3月6日星期二天气晴转多云
今天上午我去看了看我的大蒜,可惜它没有发芽。
我带着失望的心情,迈着沉重的步子出去了。我想为什么刘音奇的大蒜有了小绿芽,我怎么就没有呢?我今后一定要继续观察呀!
20xx年3月7日星期三天气多云
今天上午我又去看了看我的大蒜小宝宝,发现小宝宝已经露出了一点小青头。我多么的开心呀!我一蹦三尺高,最后我开心地出去玩啦!
20xx年3月8日星期四天气阴
今天上午放学时正准备出去站队,想起了我的小蒜苗,我去看了看发现比昨天高了一点。我很开心快乐。
最后我带愉快的心情跟着路队回家了。
20xx年3月14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上午我去看了看我的小蒜苗,发现它已经有七厘米了,长的郁郁葱葱,仿佛是一片茂密的小树林。明天我会继续观察的。
连续观察日记 篇3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以“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仔细观察,把动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又是怎样真实地表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的”为专题,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富含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世界。因此,本次习作应从现象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并能进行较长期的观察活动,并通过指导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较高水平的观察力,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本次习作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器官去感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从而激发智慧与思维的火花。
二、教学目标
1、能写出多篇观察日记,并能够记录详细,了解豆芽的变化规律。
2、发展锻炼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写作能力。
3、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
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日记——《螳螂的启示》,谁能说说:它和我们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
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作连续观察日记。
二、写出第一篇观察日记:
1、同学们,现在小黄豆就在你的手中,请你也把自己发现的记录下来吧。(学生写观察日记)
2、再读《螳螂的启示》,找出能体现作者观察细致的语句,对比自己的日记,说说你的体会。
3、请同学们再审视自己的作文,加以修改,尽量做到观察细致入微。再同学之间互相交换作文,提出修改意见,教师参与其中,并加以指导。
三、小结:
同学们,在刚才的过程中,你们都表现出色。是否这样,就达到了写观察日记的要求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经过了一周,你们的小豆芽一定又有了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再次与它们相约,一起来分享你的观察日记。
二、学会多种感官观察与表达: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写观察日记一定要像哨兵一样细心。其实,只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观察还要全面,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
看:眼睛看到什么﹖
听:耳朵听到什么﹖
触:手可以摸到什么?
嗅:鼻子可以闻到什么?
味:舌头是否可以尝到什么?
另外,大家还要在全方位感知的同时辅以自己的感受:大脑里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观察日记。
3、作品展示,交流收获。
A、生上台,展示PPT,图文并茂,声情并茂朗读习作。
B、全班交流:XX同学的观察日记,你最欣赏什么?
C、生发言,师相机点拨。
D、说说通过这次写观察日记,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写作技巧。
4、师总结:能够做到细致入微,并能从多方面对观察对象加以感知,并记录下来,再辅以自己的体会,就可以形成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了。
三、布置作业
修改自己的观察日记,运用我们已学到的观察方法,继续观察,写出一组优秀的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
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节作文教学我努力地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整个教学体现如下特点:
一、以“范例”为线,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对比
本次习作是“学些连续观察日记”,我紧紧抓住了“观察”这一核心,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新课伊始,便直入主题,让学生结合已有的日记书写模式,“对比观察”文本范例《螳螂的'启示》,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为后续的写作做好铺垫。
二、以“训练”为核,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能力是写作的基本功。如何让学生“会观察”,“能观察得全面具体”,特别是把观察到的能有选择、有趣味、生动地写下来,绝非一日之功!我在教学中借鉴了 “全方位感知训练”,让学生充分运用口、耳、眼、鼻、手这五种感官,分别从味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这五个角度去观察小黄豆的变化,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们在老师的训练、指引下,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观察更趋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观察,写作已不再是难事。
三、以学生习作为媒,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技巧。
通过学生习作PPT的展示,生动地再现了他观察、记录、完成习作的过程。同时从习作的字里行间,感受观察的细致,合理的联想更令人感动。为其他同学做了个很好的示范,此时,写作技巧再加以总结,学生下一步的习作修改便有章可循了。
连续观察日记 篇4
星期一:我和母亲把蒜瓣插入土中。母亲一边插蒜瓣,一边提醒我:“蒜蒂一定要朝下,这里是长根须的。”最后,我给大蒜浇了水,就期盼着它快点长大。
星期二:晚饭后,我和母亲来到种的大蒜前,大蒜并没有大的变化,只是蒜囊稍胖一点。我自我安慰道:“这才第二天,大蒜不会发芽的。”
星期三:已是第三天,我发现蒜顶的蒜皮有了变化,大声叫母亲过来:“母亲,快来看,大蒜皮被什么东西撑破了!”母亲对我说:“大蒜就要发芽了,再坚持几天。”
星期四:早上起床后,我迫不及待地去看大蒜,结果还是鼓鼓的苞。我有点耐不住性子了,母亲鼓励我说:“植物是有生长周期的一定要坚持。”我只好期盼着明天大蒜会长芽。
星期五:我今天可高兴了,蒜顶上冒出了淡黄色的嫩芽,一毫米多,好像在东张西望地看这个陌生的世界呢!
星期六:我和母亲早锻炼回来,发现嫩芽变了颜色,也长高了。我用食指轻轻地抚摸它说:“小东西,一夜不见,你怎么变化这么大。”
星期日:今天天气晴朗,起床后,我把大蒜搬到室外,给他洒了点水,让它吮吸清晨的新鲜空气。等到下午我来端大蒜的时候,那绿柱竟悄悄地分出了三片叶子,我用手指逗着它说道:“芽宝宝怎么我一不留神,你又变了样!”
两星期以后,蒜芽长到七、八厘米高了。它蓬勃向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了解了不少知识。
连续观察日记 篇5
10月4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前些天,我在放学路上买了一只小乌龟。买了它是因为它虽然只有一个小药瓶大小却很漂亮,它的硬壳看起来像是用大小不一,又对称的“小瓷砖”拼接而成的,椭圆形的“盔甲”又像一个扁扁的碉堡,既能防守避敌,又能突然袭击。它有一个像蛇头的小脑袋,正前方有一对圆溜溜的小鼻孔,两侧有一对黑黑亮亮的大眼睛,嘴巴一鼓一鼓的。它无论干什么都慢悠悠的,一副慢条斯理的样子,我看了十二分的喜爱。
今天早上,我闲来无事,拨弄起小乌龟来。嘿嘿,把它翻个个儿。,没想到小乌龟一伸脖子,一使劲儿,翻过来了。嗯?还挺厉害!称它休息的当儿,我把它抓起来,嗬,这个小家伙,真有劲儿,四个小爪子一蹬,就滑了出去,“砰”一摔,有它的壳儿保护着,一定是不痛不痒。这时,我产生了一个奇异的想法,乌龟的底(下面的壳)是不是和背一样好看呢?于是,我拿起金鱼缸从下观察乌龟贴着鱼缸底的那一部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淡黄色的“地板砖”被分成均等的大小,绿色的花纹美丽绝伦:对称的图案,精巧的图形看上去像是谁刻意画上去的,我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奇妙!
妈妈喊我去吃饭了,我恋恋不舍的放下鱼缸,走了。
连续观察日记 篇6
3月17日 雨
我在校门口买了十四条小蚕。小蚕每天都要吃桑叶。妈妈提议说: “不如我们种桑树吧!”
舅舅帮我找了一根桑树枝,两头削得尖尖的。妈妈告诉我: “把树枝插进泥土里能种出一棵新的桑树。只是,插的时候要注意树枝的方向。”
我找到桑树枝上的一个小芽,让小芽朝上,小心翼翼地插在花盆里。
3月24日 中雨
桑树还像平常一样,只有一根孤零零的树枝。我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新长的小绿芽,形状像没有盛开的荷花。我开心地跳起来。
3月25日 小雨
桑树的新芽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我的三条大蚕已经吐丝了,两条变成了飞蛾,还有一些小蚕宝宝在慢慢地长大。
中午,我像往常一样给蚕宝宝们打扫房子。妈妈过来帮忙。她不小心弄伤了一条小蚕。小蚕流出了绿色的血。我非常伤心。
4月16日 阴
桑树长大了不少,叶子也变大了许多。虽然桑树长出了许多的叶子,可是它生长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蚕宝宝们吃的速度。没有办法,我只好到别人家去摘些桑叶来。回到家,我发现我摘的桑叶跟我种的桑叶不一样。
4月18日 阴
我养的蚕都吐丝、结茧了。茧是黄色的,形状像鸡蛋,只是比鸡蛋小很多。蚕不吃也不喝,舒舒服服地躺在里面睡大觉。
5月5日 睛
从茧里钻出来的飞蛾生了蚤卵。蚕卵是淡黄色的,密密麻麻地排着,比蚂蚁还要小。
5月9日 暴雨
新的小蚕钻出来了。我从我种的桑树上摘桑叶喂给它们吃。看着蚕宝宝吃着我亲手种的桑叶,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连续观察日记 篇7
x月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要做一个醋泡鸡蛋的小实验。首先我从冰箱里取出了一个鸡蛋,再找来一个玻璃杯子,为了观察得更清楚,我想用白醋来泡鸡蛋,可我家只有米醋,那将就着用吧。
我先把鸡蛋洗干净后放进杯子,然后把醋倒进去,能淹过鸡蛋就可以了。隔着杯子我注视着这枚醋泡蛋,心里在想: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突然之间我发现这鸡蛋好像变大了!接着我发现鸡蛋穿上了一件“气泡服”。
这时我意识到,如果这鸡蛋真的能变大许多的话,那我不就没办法从杯子里把它取出来了吗?想到这里,我赶紧又找来一个空的蜂蜜瓶子,把鸡蛋和醋给置换了过来,瓶子有些大,我又往里倒上一些醋。
把鸡蛋从小杯子往大杯子里置换的时候,我那捏着鸡蛋的两根手指头,都有一股轻微麻麻的感觉,妈妈说,这是鸡蛋和醋在起化学反应。这可真是太有趣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要接着观察。
x月10日 星期四 晴
早上起床,我先去看醋泡蛋。瞧,它长胖了好多呢,鸡蛋的颜色也没有昨天那么红了,四周还是充满着气泡。杯子口那儿结了一层白色的泡沫,鸡蛋的周围有一丝丝的棕色粘膜,我想,这粘膜可能就是脱离的蛋皮吧。
我把食指伸进杯子里,轻轻点了点醋泡蛋。咦,有些软呀!真神奇,硬硬的鸡蛋壳变得有些软了。继续,看看它到明天会变成什么样。
x月11日 星期五 阵雨
今天鸡蛋的颜色彻底变成了白色,以前的红色外壳不见了,现在的蛋壳变成了软软的一层半透明薄膜,鸡蛋的体积变得比以前大有一倍。
硬硬的蛋壳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鸡蛋的体积会变大,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得到这样的结果,原来蛋壳已经被醋酸溶解了,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被醋泡着的蛋壳中冒出来的泡泡就是溶解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至于鸡蛋的体积会涨大到原来的1倍,则是由渗透压造成的。当薄膜两边物质(例如蛋白质)的浓度不相等时,就会产生渗透压,浓度较低那边物质里的水就会透过薄膜,渗入另一边,以使薄膜两边物质的浓度相等。鸡蛋内部黏稠状的蛋白质浓度比较高。蛋壳变薄之后,在渗透压的影响之下,醋中的水分就透过蛋壳溶解后形成的半透明薄膜,进入鸡蛋把它撑大了。
总结:原来是这么回事儿!通过做醋泡鸡蛋的这个科学小实验,让我了解到化学反应的奇妙之处,也体验到了实验的快乐。